广州华夏职业学院:非遗为美育赋能
注册九游邮箱 首页 注册九游邮箱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  • 首页
  • 注册九游邮箱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:非遗为美育赋能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4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    3月4日,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水族舞传承班开始新学期第一次排练,师生们将现代舞蹈技法融入传统非遗,随韵律摆动腰肢,指尖翻飞间勾勒出鱼群穿梭的灵动景象,重新演绎经典剧目《鱼游春水》,通过柔美肢体语言再现“鱼跃春溪祈丰年”的古老民俗。

    DSC_7922

    源自温泉镇草塘社的水族舞已有200余年历史,是广州从化特有的民俗艺术形式。水族舞色彩丰富,形式多样,以往常被邻村相邀作祈求喜庆吉利、福运到来的活动,现作为群众性文娱活动,常于春节、元宵节及庆祝集会组队表演,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人文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,深受当地人民喜爱。但这项凝聚岭南水乡智慧的非遗艺术,却长期面临传承范围有限、表现形式单一的困境。

    如何弘扬、挖掘、传承好水族舞,拓展高校在非遗建设中的作用?广州华夏职业学院积极探索“非遗融舞蹈”的特色模块,通过广泛搜集资料,翻阅各类文献,走访水族舞传承人,捕捉水族舞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精髓,在尽量保留“臂摆如鳍,移步似浪”等水族舞传统元素的基础上,创造性融入现代舞蹈编排理念,打磨出舞蹈作品《鱼游春水》。

    DSC_7943

    “历时4年多,我们构建了从选拔到展演的完整培养链。”水族舞项目负责人王菲老师说,为破解传承困境,学校自2020年组建了教育学院水族舞传承班,每年从舞蹈教育专业中选拔的优秀学生学习并传承《鱼游春水》作品,将水族舞带进校园,一届又一届学生排练、登台表演、送舞下乡等,让这一特别的艺术形式得以妥善保护和传承。

    2月底,从化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孙柱一行到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调研,就从化水族舞传承有关事宜与学校有关同志展开座谈交流。孙柱认为,学校发挥智慧和力量主动作为,为从化水族舞保护传承打下了基础。要进一步探索“在保护中传承、在传承中发展”的工作机制,校政双方应积极联动,整合资源,大力推进从化水族舞的宣传推广,逐步形成品牌,大力推动水族舞走出广州、走向世界。

    “我们正实现从引入传统到传承文化的转变。”谈起传统文化教育,该校校长邹建华很自豪。自2012年起,学校探索实践“以党建引领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半军事管理相结合的‘三合一’”育人模式。13年来持续大力推进“非遗进校园”,围绕广东醒狮、汉服文化、从化水族舞、面塑艺术、中医艾灸和潮汕英歌舞等开展重点研究,积极探索传承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、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取得良好成效,学校以从化水族舞为依托申报并获批“广州非遗传承基地”、成立“李天艺面塑非遗大师工作室”、依托卫生健康学院建成“艾圣医皇”中医艾灸工作室。

    水族舞传承只是该校做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剪影,非遗传承的实践处处可见:尚武堂团队成员每天定时定点在学生活动中心排练醒狮,鼓乐激昂、打出了精气神、舞出了家国情;忠兴英歌队踩着鼓声,展示了不屈不挠、团结拼搏、奋勇向前的责任担当……学校探索非遗从“进校园”到“在校园”的生动实践,有效推动了学校美育教育“焕然一新”,为全校营造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。

    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 通讯员 凌珑 纪瑶)

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